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许多黑色斑点,称为太阳黑子。这些斑点不断移动、发展,大小不一。大黑子的直径约在10万公里以上,有时可以有几十个地球那么大,小黑子的直径只有1000公里。太阳黑子是一个巨大的漩涡状气流。其表面发暗,是因为这些地方的气流温度较低。太阳黑子的温度约在4500度左右,比周围物质的温度低1500度,看起来就像黑色的斑点。太阳黑子的周期是从1755年作为第一周期开始,到1976年进入第21周期。在单数周期,气候由冷转暖,而双数周期则由暖变冷。在太阳活动周期高峰期,容易引发太阳其他活动的增强和增多,比如,容易造成太阳耀斑的爆发。太阳黑子数增多就预示着将要进入太阳活动的高峰期。 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,同时反映了太阳活动发生的变化,会对地球的磁场和气候造成影响,使地球气候异常。因此,研究太阳黑子变化情况,可以预测地球气候的变化,为人类从事各项活动提供有利的信息。(来源:中国气象报)
|